78、女帝召见(1 / 2)

御书房内。

当袁立说出这句话,徐贞观愣住了,眸子有了刹那的茫然。

怀疑自己听差了。

递出第一刀?赵都安?

这两个词都能明白,但连在一起时,就变得晦涩难懂。

他怎会与“斩裴”一案牵扯?袁立又为何知道,与自己说?

谜团纷至沓来,将女帝搞懵了。

“袁公,话说得明白些。”徐贞观朱唇轻启,连笑容都短暂收敛:

“朕不记得,他与此事有关。”

袁立微笑道:

“此事却也说来话长,事实上,亦大大出乎臣的预料。还要从那一日,赵使君来御花园禀告‘火器匠人’案说起。”

接着,袁立不急不缓,将事件经过讲述。

从他如何心血来潮,对赵都安产生好奇,邀他同乘,如何遭遇吕梁偷家,又如何布置了一步闲棋讲起。

到赵都安深夜绑缚吕梁登门,为他讲述谋划细节为止。

袁立颇有讲故事的天赋。

分明也未亲历,但由他之口讲出,却生动盎然,画面感扑面袭来。

女帝始终安静倾听,不发一语,似沉浸在故事中。

“当赵使君向臣说清经过,臣亦大为惊讶,心头仍带有怀疑,直到后来与吕梁见面,才确信了。”

袁立感慨道:

“再然后,便是臣等以此为突破口,撕开裴楷之的金身,将其一举击溃。这些陛下便都知晓。”

御书房内,讲述结束了。

而女帝却竟一时没有回过神来,好似走神了。

“陛下?”良久,袁立试探呼唤。

“哦。”徐贞观这才猛地回神,意识到自己竟有了片刻的失态,分明也不是什么大事。

但实在是…

“出乎预料。”大虞女帝语气复杂,吐出这四个字。

若非袁立讲述,她定不会相信,只会以为是小说家杜撰。

但偏生是这样匪夷所思的事,真实发生在眼皮子底下,引燃声势浩大党争的那条导火索,竟是赵都安。

如何能不令她惊愕?

这一刻,她突然想起,上次与莫愁的对话,她曾打趣般,以玩笑的姿态,说若赵都安来做,会如何。

不想一语成箴。

之前小打小闹的小人物,一不留神,竟搞出了大事件。

所以,裴楷之吐血晕厥也有了解释——落败之际,见到亲手送自己入局的仇敌,且还是个往日瞧不上的耀武扬威,如何不怒?

“他现下在何处?”徐贞观忽然问,已然明悟,赵都安今日入宫,定是袁立手笔。

说起来,饶是此刻,女帝仍对于赵都安竟真能与袁立搅在一起,而不可思议。

分明是迥异的两种人。

“他就在外头等候,陛下要接见他?”袁立问。

徐贞观颔首,眉毛扬起,恢复圣人姿态:

“宣。”

她要亲自,审一审这屡次给她惊喜的小禁军。

就在女帝接见赵都安的同时。

伴随百官散朝,关于这起旷日持久的党争的最终结果,也于整个京城传开。

裴楷之倒了!

秋后问斩,御笔亲题,“李党”痛失一根砥柱,虽未伤根,但已动骨。

而另一件,发生在午门外的“趣事”,也伴随悠悠众口,传播开来。

“裴楷之被赵都安挡路,气吐血了?”

“赵都安疑似用内功伤及前刑部侍郎,令其当场重伤?是否为圣人授意?”

“我曾听说,吕梁前妻,裴老狗的四女儿与赵都安关系不简单,裴老狗之所以遭到前女婿反水,乃因吕、裴、赵三人的复杂情感所致!”

“对,我也听闻,吕梁之所以弹劾赵贼,乃因圣人横刀夺爱…”

酒楼茶肆中,底层官吏,读书人争相猜测,故事版本愈发离谱猎奇。

而在真正的权贵圈子中,传播的说法则更趋于“真相”。

“据说,袁公之所以能策反吕梁,反咬其岳父,便是用了赵都安替其办事,执行计谋…许是看中他名声,容易取信裴楷之…这才惹得午门大骂…”

白马监后衙。

宿醉醒来的孙莲英,裹着松垮的袍子,听取手下汇报。

因不了解内情,除寥寥几人外,绝大多数人,都捕风捉影,以为针对“翁婿”的离间计,乃是袁立定下计策。

赵都安只负责执行。

这个猜测符合认知,毕竟一個绣花枕头,有些小聪明可以理解,如何能有这般智慧?独自算计裴楷之?

院中,阳光给老槐树枝叶切割,落成石桌表面,斑驳点点。

“大人?”那名禀告的使者轻声呼唤。

孙莲英

最新小说: 穿成祸国妖后我灭前夫满门纳兰云瓷傅玺陆砚辞 全职高手:业余职业选手 师尊求你了,徒儿你快下山吧 诸天:从红楼开始修行 辞暮长安 战锤:星神崛起 二婚后,植物人老公忽然睁开眼 祭道之上,仙佛为宠 原始征程 你是我唯一,星辰